進國企捧鐵飯碗,還是上互聯網創業?如果把時間撥至15年前,電子商務剛剛發軔,“創業”一詞遠未誕生,極少有大學畢業生會放棄國企崗位,在看不見摸不著的網絡上做生意。
但新疆人高偉就這麼幹瞭。念大學期間,他就在淘寶賣娛樂城賺錢點卡賺生活費,畢業時,他一心想自個兒幹,繼續在淘寶做新疆特色幹果,成瞭班裡唯一一個“不務正業”的人。
從一傢淘寶店和3人小團隊起步,如今高偉創辦瞭新疆哎呦喂食品公司,有200多個員工,每年銷售額都過億。他公司所在的烏魯木齊米東區蘆草溝鄉,電商創業氛圍也逐漸濃厚,誕生 30多傢淘寶店,獲評為2020年新疆“淘寶村”。
圖:現年38歲的高偉,大學一畢業就在電商平臺銷售傢鄉特色幹果
不過,紮入電子商務的頭幾年,高偉沒闖出什麼名堂,一度在其他人的淘寶店打下手。2011年初,當他說服2個夥伴共同創業時,甚至都沒有本金——他隻好把自己開網店經驗寫成電子教程,沒想到兩個禮拜就在淘寶賣出幾千份,掙瞭3萬多塊。
避開紅棗、核桃等常見品類,高偉專挑小眾的巴旦木、無殼瓜子,做一款火一款。訂單如雪花般飄來,來不及買打印機,幾個人輪流手抄訂單,一天隻能睡兩三個小時。他的生意越做越大:在烏魯木齊有瞭食品加工廠和辦公樓;從線上拓展到線下,與商超達成合作;在陜西蓋起物流倉庫……
10年過去瞭,同期創立的電商企業,幾乎都搬遷至中部省份,但高偉堅持留下來:“我們90%的同事都是新疆人,這裡是我們生長的地方,是我們的根。”
打理公司事務之餘,高偉一直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,為傢鄉帶來一些好的變化。2015年起,他在公司發起愛心基金項目,自願原則下,員工每月捐出工資的1%-3%,用來幫助本地困難群體。迄今,愛心基金已籌措近百萬元,幫助70多戶貧困傢庭和50多名大學生。
圖:如今高偉公司有200多個員工,絕大多數都是新疆人
他還與當地政府積極合作,讓電商扶貧的東風吹到南疆地區。
過去3年,高偉團隊在和田市的8個鄉鎮建立瞭113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,孵化30多傢電商企業,培訓瞭6000多人。還為和田市阿克恰勒鄉甜瓜註冊瞭沙闐瓜品牌,讓瓜農能在電商平臺為自傢甜瓜代言。
2019年起,他們還在喀什市農村籌建農產品加工廠,生產核桃及列巴等產品。廠子設在田間地頭,當地農戶紛紛放下鋤頭,進車間變成瞭上班族,每月有瞭穩定收入,還不必愁傢裡農作物的銷路。
“我們提供100餘個長期就業崗位。季節性用工時,還臨時招300多個工人。”高偉介紹說,加工廠建起來後,當地農民逐漸實現“一人就業、全傢脫貧”。
27歲的阿衣古麗,傢住喀什葉城縣農村。她初中畢業後,在傢務農種核桃,又結婚生子,一直沒上過班,傢裡還是貧困戶。
聽說村裡的核桃加招工,阿衣古麗特別開心地去報名,起初幹剝核桃的活兒,後來成長為班組長、生產主管。她人生中第一次坐飛機,就是去烏魯木齊總部接受培訓。在那裡,她學會瞭制作報表、質量監督、考勤財務等專業技能,如今是工廠裡不可或缺的一員。
阿衣古麗傢也摘掉瞭“貧困戶”帽子。“自己能掙錢的感覺太舒服瞭,我們還在公婆附近買瞭一個房子,不用擠著住在一起,還方便照顧老人。新房子裡,有空調冰箱,也有互聯網電視機,可好瞭。”她的語氣輕快極瞭。